作者: 陆恂彦 发布时间:2014-12-25 17:34 |
一、当前的客观经济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以总量扩张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模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中国经济增速从过去两位数的快速增长期转入一位数的中速增长期,既与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密切相关,也有自身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
开放初期,面对的是由于发达经济体的产业转移升级产生的广阔的世界市场,通过加工贸易等出口导向型战略获得巨大的经济增长动力,金融危机导致国际市场需求急剧萎缩,贸易摩擦加剧,发达经济体的再工业化和消费低迷,同时后发国家的赶超和竞争导致靠外部需求刺激经济发展难以为继。
粗放的数量式经济增长同样给国内环境、资源和可持续性带来不可承受之重。以大量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GDP不仅没有带给民众的幸福感,相反引发的社会群体事件频发。当前国内就业压力减少和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退机制给中国经济转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
中国经济中速增长对于习惯高速增长的地方官员和企业家来说,适应新的中速增长模式,把更多精力放在转型调整之上,可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而中速增长将是全国一盘棋的目标,中央将加强对地方政府的引导,对地方政府的影响不小,中速增长下,地方如何找到未来的发展抓手?这变得很重要,比如,如何搞新型城镇化?如何在新背景下可持续地解决融资问题?这都具有现实意义。需要各级政府来仔细思考。
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转型已经被逼到了墙角,但国内环境也提供了一个历史性机遇,经济增速下台阶,步入中速增长期已成为决策层共识。地方政府将面临多方面的挑战,首先需要地方政府发展思想转型和执政理念转型。只有做好经济结构转型这篇大文章,中国经济社会才有可持续的发展根基。
二、 对市情的再认识
陕西的发展处于全国的中游,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14451.18亿元,总量位居全国第16位;人均GDP为38557元,折合美元为6110美元,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刚刚步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而安康属于陕西欠发达地区,2012年实现生产总值513.02亿元,人均GDP为19490元,折合美元为3089美元,只占全省平均水平的50.55%,相当于全省水平的一半,在全省、全国属于典型的落后地区,经济发展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也可以说是工业化刚刚起步。一方面我们为加快发展,追赶全省、全国平均水平,同步实现小康而深深忧虑;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为工业化不发达给我们留下的青山绿水而深感欣慰。一些经济发展地区以牺牲环境、资源为代价实现高速发展之路给我们竖起前车之鉴,安康必须重新审视目前的发展现状,切不可为盲目追求高速度、快发展,追赶发达地区,而不顾一切的是商即招,是资就引,“捡到篮子都是菜”,不加选择的引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项目,重蹈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覆辙!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批复》,原则同意《丹江口库区及上游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陕南而言,这一块国家扶贫重点规划的欠发展地区,再次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层面;对安康而言,框定了安康发展的空间,同时又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当前,安康毫无选择的必须用《规划》给安康发展的新定位,来重新审视安康发展的现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生态优先的循环发展之路。
三、 招商引资再思考
一个好理念;想对了,才能作对。
思路决定出路,理念决定成败。县域是否具有前瞻的发展战略思路,是否具备系统而鲜明的招商理念,是招商致胜的先决条件。产业发展战略思路是整个招商工作系统的引擎,发展什么样的产业,决定了招什么样的商户。产业思路不对,招商目标不对,就导致招商渠道和方式不对,最终劳而不获。
但凡招商引资成果显著的县域,其产业定位非常清晰,招商目标缺乏明晰的产业发展思路,对发展产业的资源优势和投资环境的比较优势缺乏深入的研究,没可靠准确的商户规划,招商上盲目多于明智,感情多于理性,遍地开花式的撒网,蜻蜓点水式的访客,其效果可想而知。
一个好环境;巢好了,才有凤来。
要成功招到好商,我们必须下大力气改善投资环境。改善投资环境不能挂在嘴边,整天喊着“只要来投资,一切好商量”之类的口号,必须落实在行动上。
投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化环境,基础设施是硬环境的重要构成部分,在以往的调查中发现,有近八成的投资者把现有的基础设施放在影响投资决策因素的第一位。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由于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大,一些园区把有限的资金集中起来,先从高起点规划建设好一两平方公里的示范区,以增强投资者的信心,这不失为一种好的做法。
政务环境和政策环境直接影响投资者的决策,尤其是政务环境。外商特别是在乎政务环境,这是他们考察投资地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接触招商人员那一刻起,很多外商都会特别留意政府人员的工作作风和办事效率。据调查,约有二成的外商因对目标投资地的政务环境存在疑虑而转向。
一个好策划;酒香了,才能吆喝。
招商引资是一项市场行为,是沟通、传播、推广的复合过程。虽然投资行为是理性的,但在招商交流中客商都往往受感性的诉求所影响。从这个角度看,一个好的策划对招商引资工作极为重要,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一部分人认为策划是一项很虚的工作,从而否定专业策划的作用,这种认识显然是非常片面。不能将策划等同于广告,虽然策划往往通过广告形式表现出来,但专业策划公司的策划过程,是极其科学严谨的,而不是艺术行为。
园区的发展战略,主导产业的定位,目标客商的规划,招商推广的策略等,要通过专业策划来达到最好的效果。遗憾的是,大部分园区和政策部门很不重视策划工作,不愿意借助外脑去研究提高招商效率和促进园区发展的课题。大部分招商人员的主要工作停留在表面,缺乏方向,盲目招商,大搞形式主义,组织庞大的招商团远赴各地参加各种招商会,合作项目意向书签了不少,履约率却很低,甚至一无所获。引资不成,开支不菲,招商团成了观光团。
由于没有系统的策划,相当大部分园区的招商材料和沟通过程没有引起投资者更深层次的注意,无法向投资者展示项目的吸引力,无法向投资者提供充分的科学说明和数据。项目策划不到位如酿酒不香,任其怎么吆喝,效果不会明显。
一个好团队;艺高了,才能远航。
招商引资是一项专业性工作,涉及到产业经济、区域经济、市场营销、城市规划、经济管理等领域的知识。新时期的招商引资人员,要求是复合型的人才,有较强的综合分析,应变和沟通能力。
培育打造高素质的招商团队是一项基础工作,也是一项攸关成败的工作。招商人员如水手,是推动园区这条大船快速前进的主要动力源。招商队伍是一个地方政府,一个区域的窗口,看招商人员的面貌就可以判断这个地方的招商成效。一些优秀园区,尽管其优势资源并不比周边的园区强,甚至显弱,但招商团队整体素质高,士气也高,从而取得了令周边园区刮目相看的招商业绩。
一个好机制;心齐了,才可胜战。
有了好的理念,好的环境,好的策划和好的团队好不够,还需要一个好的机制。缺乏卓有成效的激励机制而导致人浮于事,这已成了政府招商引资工作的一大病症。不少的招商人员能动性不强,是激励集中制无效或失效的直接结果,机制不活,人心不齐,高效招商就无从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