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管理员 发布时间:2023-12-03 16:29 |
近年来,安康市汉阴县以全省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为契机,聚焦基层行政执法面临的“看得见无权管、有权管看不见”等问题,理顺条块关系,厘清层级权责,打破信息壁垒,统筹配置资源,探索建立“一支队伍管执法、一批清单明权责、一张网格连百姓、一个链条管到底”“四个一”工作机制,构建以“县镇一体、条抓块统”为牵引的“村(社区)吹哨、执法队报到,镇呼县应、上下联动”协同执法治理新格局,推动执法权力下放、力量下沉、保障下倾,实现“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打通了综合行政执法最后一公里,助推基层社会治理效能提升。该做法被陕西蓝皮书《陕西社会发展报告(2023)》刊发。
一支队伍管执法,执法力量集成化。组建统一的镇级综合行政执法机构,整合分散在镇站办所的执法职能和执法队伍,剥离分散在各站所的行政处罚及其相关行政检查、行政强制职能,推动行政执法力量下沉到镇村。整合资源优设置。2021年3月,在全县组建10个镇综合执法办(队),其中将城关、涧池、平梁、蒲溪4个川道镇定为先行试点示范镇,实行副科级建制。全县10个镇综合执法办(队)统一配齐执法人员、执法服装、执法装备,全面承接上级赋权和委托下放的执法事项,实现行政执法权、责、能相统一,既从源头解决多头执法、重复执法问题,又改变了镇级无执法机构和无稳定执法队伍等问题。建好队伍强管理。全县核定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事业编制50名,共配置综合执法人员64名(含执法辅助人员14人),从站所调配有相关工作经验和执法资格人员充实执法力量,各镇执法队伍配备3至7人,镇综合执法人员全部纳入镇级统一管理,执法队伍履职情况纳入各镇年度目标考核。教育培训提能力。全县共开展综合执法培训10期1350人次,开展网格员辅助执法培训20余期,从执法依据、文书制作、调查笔录等方面,对各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培训指导,尤其是培训教育中强化执法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推广,带动执法人员会执法、敢执法、能执法,45名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取得执法资格证。建立县直部门专业执法队伍包联指导镇综合执法制度,选派15名县直部门专业执法人员驻镇轮换,帮助基层开展日常执法,提升镇综合执法规范化水平。
一批清单明权责,执法事项分类化。组织相关部门对照法律法规和《部门权责清单》,全面梳理行政处罚、行政检查、行政强制事项,聚焦基层治理迫切需要、能够有效实施的环保、林业、水利、应急管理、安全生产、住建、自然资源、交通、卫生健康、文化教育、宗教等15个方面,梳理出168项镇级执法事项“三张清单”,厘清县镇两级执法机构职责边界,建立联动执法机制,实现权责法定、执法有据。建立镇本级综合行政执法事项清单。注重依法下放、宜放则放,建立以法律法规授权乡镇政府行使的59项执法权力为主的镇本级综合执法事项清单,由镇综合执法机构集中行使行政执法权,以组织保障权责顺利下放,释放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活力。建立部门委托镇实施行政处罚事项清单。按照“高频易发现、基层治理迫切需要、能够有效承接”原则,建立以自然资源、应急管理、林业、农业、水利和集镇管理等领域37项行政处罚事项为主的部门委托镇实施的行政处罚事项清单,实行委托执法。建立“镇呼县应”行政处罚事项清单。落实属地管理主体责任和部门配合责任,以频次高发、乡镇无力承接的72项行政处罚为主,建立“镇呼县应”行政处罚事项清单,由镇综合执法队做好线索发现、前期处置、协助调查,呼叫县级主管部门执法机构开展执法,确保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解决突发问题。
一张网格连各方,执法工作高效化。依托“321”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建哨点、搭平台、强调度,变基层干部“一根针”为联系各方“一张网”,促进行政涉法事项早发现、快处置。广建哨点织网络。在全县10个镇159个村(社区)全面推行网格化管理,共建立5973个综合网格、3666名网格员。网格员第一时间发现、及时收集和上报违法线索,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执法“哨点”。数智赋能提网速。在“汉阴县321基层治理大数据系统”搭建执法调度平台,形成集“线索上报、指挥调度、响应处置、考核监督”为一体的县、镇、村(社区)三级综合执法指挥体系,以数字化、信息化赋能镇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村(社区)网格员通过手机上报违法线索,由镇综治中心将涉及执法领域问题及时转镇综合行政执法队,镇行政执法力量依据执法程序进行执法处置,并实时上传执法检查结果,做到所有事项问题清零、案了事结,确保线上线下贯通有效、调度处置迅速到位。关口前移通网关。发挥镇综治中心和便民服务中心窗口直面群众的优势,通过公布违法线索举报电话、运用“321民情在线”终端,建立群众电话举报、网格员上报、职能站办所监管移交、镇综合执法队伍全域巡查、12345热线转办和上级交办等执法线索发现机制,将“事后执法、处置问题”延伸到“前端服务、发现问题”;镇综合行政执法队与市场监管所、司法所、派出所等派出机构强化协同联动,建立完善相互告知、案件移送、联合执法等制度,合力打通关键节点堵点,并及时回馈各综合网格,提升其可感、可知、可察以及协同治理能力。
一个链条管到底,执法全程规范化。强化综合行政执法链式思维,以流程规范化促执法标准化。实行闭环管理。健全镇综治中心呼叫、县综治中心调度,执法队积极响应的“镇呼县应、上下联动”等三项机制,实行综合执法工作“日常巡查→线索上报→受理响应→调度呼叫→快速处置→反馈问效”全周期闭环管理,确保执法链条整体性和有效性;县综治中心加大督导力度,对不“响应”、迟“响应”或“响应”不作为的镇或部门进行通报并责令整改。加强全程监督。健全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日常检查、受立案、调查、审查、决定等执法制度,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确保行政执法从启动,到调查取证、审核决定、送达执行全过程可追溯管理,有效防止权力行使中的越位、缺位、错位行为。倡导柔性执法。各镇注重执法与普法、执法与调解、执法与服务相结合,在日常工作中精准摸排、发现问题、妥善处置,对情节较轻、危害程度较低的违法行为,以包容审慎态度及时说服劝导,促使主动改正,增加执法温度。对劝阻无效的违法行为,由网格员、村(社区)上报镇综合行政执法队,执法力量第一时间出动,通过现场走访与当事人沟通,分析、研判具体情况,严密调查取证,提升执法力度和精度。